电话:010-57265096 传真:010-61841688 |
UPS通信电源系统数字化控制技术研究浏览数:6次
近几年我国在UPS通信电源系统领域有所发展,其控制技术正朝着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内的控制模式和控制方法落后,而基于数字芯片的智能控制方法由于具有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自适应、自寻优功能,针对非线性和时变的复杂电源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1]。研究设计更加适合的智能控制方法,充分发挥UPS电力电子器件以及变换拓扑电路的作用,从而研制出优质高效的UPS通信电源系统,对提高我国通信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UPS通信电源总体结构 UPS根据电路构造的不同分为后备式、在线互动式、双逆变在线式和双逆变电压补偿在线式四大类。后备式和在线互动式存在市电掉电后的切换时间,不适合对通信设备供电;双逆变电压补偿在线式结构复杂且造价成本高,采用较多的是技术较为成熟的双逆变在线式。 UPS通信电源主电路一般由整流滤波电路和谐振逆变电路组成。为了更好的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设计一种斩波电路进行调压控制。首先220V市电经过整流滤波后输出约310V的直流电压,然后再经过斩波调压电路,最后经谐振逆变的作用输出稳定优质的220V正弦电压。 为实现稳定、准确的输出,现运用最为普遍的控制方法是PID控制技术。由于PID控制技术结构简单、鲁棒性好、响应快速、易实现等优点,已成为开关电源领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最为成熟的控制技术。然而PID控制算法也有一定不足,特别是其控制器中三个控制参数Kp、Ki、Kd固定不变,不能随控制系统的性能变化而进行调整,实时性较差,所以PID控制器运用在非线性和时变系统中,控制效果不好;同时,PID三个控制参数的实时整定也非常复杂,要获得最佳的控制参数十分困难。近年来,由于模糊控制技术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在对复杂系统的控制中表现出了的较强的优势,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所以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因此,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和神经网络技术来设计PID控制器为复杂动态系统的控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按照所设计的电路结构,在MATLAB中基于Fuzzy-PID自整定控制器的UPS通信电源系统仿真电路如图4所示,“Neural Network”模块为USM稳态辨识模块;“RMS”模块为有效值转换模块,其作用是为了匹配Neural Network模块,把正弦电压转换成恒定直流电压,且幅值为正弦电压的峰-峰值的;“Discrete TransferFcn”是连续模型离散化所得到的离散模型,控制器作用于斩波模块的开关管,各电子器件参数按要求进行设置。 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性能较高的开关电源已成为研究热点,运用数字化控制技术,可以简化传统开关电源中的复杂电路,提高开关电源的整体性能。因此,本文根据UPS通信电源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对其数字化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UPS通信电源系统,通过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优良的控制效果,验证了该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